《五维学习力》读后感2000字 -k8凯发ios

这本书能够让你快速掌握学习技巧,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力。作者王咏在多年的学习历程中提炼出“学习金字塔模型”,通过这个模型,他能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聚焦的学习方向,时刻保持快速个人成长。

这里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好碎片化时间,提高个人学习能力。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有很多的零碎时间,短的几分钟,长的可能几小时。很多时候我们拿着手机,看见新闻刷新闻,看见抖音刷抖音,看见论坛刷论坛,而时间却在这些没有营养价值的“即时快乐”中溜走了。

即便我们下定决心要收敛思绪开始看书、背单词、听网课,也很容易被各种生活“插曲”轻易打断——可能是一条信息、一个电话或是一个会议。我们被纷至沓来的事情裹挟着,思维像时间一样不断被切割,这些在碎片化时间读过的书、背过的单词、学过的知识,就像蜻蜓点水似的在我们的大脑中掠过,不温习就会慢慢消逝。

不要浪费碎片化时间

碎片化时间其实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虽然这些时间看起来零零碎碎,累积起来的总量却很可观:比如上下班通勤1小时,闲聊、排队、玩手机,其他零碎时间,这样计算下来,我们一天至少有2小时以上的可利用碎片时间,一年下来就是700多个小时。

人和人之间的成长差距往往是从这些不被重视的碎片时间拉开的,只要能够将碎片化时间合理利用,我们就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实际益处。

《五维学习力》.jpg

碎片化时间学什么?

在整段的持续性学习时间中,我们可以摒弃时间有限的焦虑和压力,慢慢调动大脑神经元,并充分思考、想象,建立各种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例如,当我们坐在安静舒适的自习室全神贯注地学习,遇到费解的地方便可以立即查找参考资料,遇到似曾相识的内容也可以倒回去温习,慢慢思考新知与旧知的关系。

在完整的大块时间中,我们有充裕时间去完成“学”和“习”的全过程,完成一次系统性、有深度的学习。但是,碎片时间存在于各个事情的夹缝中,我们刚开始调动大脑神经元还没来得及建立连接,学习时间就有可能戛然而止;大脑闪烁过知识的踪影却没来得及留下痕迹,常常会让我们感觉一无所获。

既然来不及完成“学”和“习”的全过程,那么最好的办法是简化流程,完成其中一项。

所以,在我看来,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在持续的完整时间段中,运用“专注模式”系统学习,达成“学”的目标;在零散的碎片化时间中,调用“发散模式”,从学习的知识点出发,不断思考、想象、漫游、创造,让知识点尽可能多跟大脑中的神经元建立联系,达成“习”的目标。

换句话说,在碎片化时间里,我们最好少记忆,少阅读,多思考,多加工。

碎片化时间怎么学?

宋代欧阳修曾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大文豪那些流传千古的文章竟然大多是在骑马、睡觉、如厕时完成,可见成功人士大都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

如何在碎片化时间有效开启发散模式,达成学习目标,这也是我们此刻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我个人的学习经验来看,启动“发散模式”时,我们可以通过“tec架构法”建立一个基本构架以保证思考的有效性。

tec架构法包含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t阶段。

t为“target”和“task”的缩写,代表目标和任务,简单说就是:我们思考的目标和追求的结果是什么?只有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我们才不会像只无头苍蝇似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以我个人的学习经历为例,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事务较多,但是我依然坚持创作。就像欧阳修一样,我经常会利用碎片化时间构思文章。我在等电梯、坐电梯的5分钟时间内便完成了“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有效学习”大纲构思。

第二个阶段:e阶段。

e为“expand”和“explore”的缩写,意思是扩展和探索。明确具体目标和任务之后,我们就要放松大脑,发散思维,进入扩展探索阶段,以目标和任务为切入点,充分自由地思考探索,不断地联系过去的知识经验,分析各种条件和情境,寻找类似案例和方法。

此时,大脑就像随意碰撞的弹珠,不断碰到一些“加分点”“隐藏项”,让自己有“灵感闪现”的喜悦。

e阶段需要大脑不断搜寻:哪些经验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通过哪个人、哪个渠道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搜寻”有两个大方向,第一是“向内求”,思考自己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类似案例和经验;第二是“向外求”,思考谁可以帮到你,哪个渠道可以帮到你。

第三个阶段:c阶段。

c为“contract”和“conclude”的缩写,代表收缩和结论的意思。在收缩阶段,我们要做的是将前面搜寻到的资料和想法,整理成有意义的结果或设法获得一个明确结论。它可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个创意、一个可行的方法或意见。

《《五维学习力》读后感2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上一篇:《人体简史》读后感400字

下一篇:《纳兰容若传》读后感800字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