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后感2000字 -k8凯发ios

《乌合之众》是群体心理学领域最经典的作品之一。这本书虽然是作者针对18、19世纪的欧洲,尤其是法国的情况而完成,但是却仍能强有力地解释现今发生的很多事情。无论是中国上个世纪的动乱还是这几年的香港问题,亦或是网络上频繁发生的各种网暴事件(比如“德阳安医生自杀”事件),都印证着这本书关于群体心理的解释。

作者在这本书中所描写的18、19世纪的法国和我们在历史教材中学到的并不完全相同。而且这本书读起来比较困难的一部分原因也可能是作者的时代离我们比较遥远。我想结合背景和实例谈谈对书中几个印象深刻的观点的看法。

勒庞认为当个人结成群体之后,因为人多势众会产生一种自己不可战胜,无所不能的幻觉,一切阻挡群体意识的障碍都会将被摧毁。又因为“法不责众”,原来对个人行为起约束作用的道德和法律在面对群体的时候都会失效。缺少了束缚,个人最原始的本能会被释放出来,肆意妄为。一个人一旦进入群体,教养和理性将不复存在。在这里勒庞举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例子,但是在历史教材中,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轰轰轰烈烈的、积极正面的反封建革命,勒庞为什么会因为法国大革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那场革命中,群体究竟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现在法国的国庆日是7月14日,因为在1789年的那一天,愤怒的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教材里说巴士底狱关押着很多政治犯,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全国革命的信号。可是事实是当时的巴士底狱里只有7个犯人,没有一个所谓的政治犯,百姓们攻进巴士底狱的时候典狱长正在照顾其中一名神经病人。

《乌合之众》书籍.jpg

在群众的欢呼声中,一个本来是来看热闹的厨子,怀着神圣的心情抹了这位典狱长的脖子。这时人们已经丧失了理智,屈服于本能。作者在书里还提到“1789年8月4日那个值得纪念的晚上,法国贵族一时激情澎湃,毅然投票放弃了自己的特权”,据说当时有个代表曾偷偷向会议主席递过一张字条,说:“所有人都疯了,休会吧。”但是没能改变这个神奇的夜晚,群体情绪在这次决议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群体中人们会失去理智,变得愚蠢,甚至残暴和极端。

因为群体的失智,他们习惯于形象思维,群体所接受的观点必须是绝对的,而且是简单明了的。作者提到了彼得大帝的改革,在复杂的改革观念受到群众的抵触后,彼得大帝干脆将剃掉胡子作为接受改革的标志。大臣们被强行剃掉胡子,彼得大帝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让人们“接受”了改革。网络时代这样的事情更是层出不穷,《三十而已》中林有有的扮演者被网民骂到关闭评论也是群体形象思维的一种表现吧。

但是群体对个人带来的影响并不总是负面的,个人在群体中往往会表现出很高的道德感。个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但是在群体中的个人更加容易表现出牺牲奉献,甚至舍生取义的伟大精神。比如千百年来在保卫祖国和民族的战争中战死沙场的军人;在民族存亡之际慷慨赴死的民族英雄;在国家百废待兴之际放弃优渥的生活,回来参与中国建设的科学家。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群体的行为?作者认为决定群体行为的有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直接因素有形象、词语和套话、幻觉、经验和没有任何作用的理性。这里所说的词语,诸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其实含义及其模糊,却有巨大的威力,好像喊出这些口号所有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比如法国大革命中的激进派——雅各宾派,一边举起“自由”“平等”“正义”的大旗,一边进行血腥屠杀和恐怖统治。

语言的威力不止于此,在下一章讲到领袖的时候,作者同样提到领袖的动员手段之一“断言”。群众不喜欢推理和证明,一个断言越是简单明了,作文www.yuananren.com越是言之凿凿,越是不容置疑,它就越有威力。雅各宾派的领袖罗伯斯庇尔在一次讲话中说了一句“路易必须死,因为祖国必须生!”讲话结束,会场先是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不久之后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先不说路易十六是不是暴君、按照法律应不应该被处死,就说罗伯斯庇尔的这句话有什么逻辑性呢?路易十六的死活与法国的生死并没有必然联系,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一直活到建国后,也没有耽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相反即使法国人杀了路易十六,在短暂的共和之后,法国还是相继迎来了复辟的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

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到1879年共和派赢得总统选举,在近百年的时间里法国政治动荡,政权频繁更迭。法国从君主专制到共和制再到君主立宪制,又从君主立宪制变成君主专制,最后才确立共和制。期间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拿破仑、巴黎公社,各种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勒庞的这本书在1895年首次出版,我想正是由于勒庞亲眼目睹了法国民众在无数政治事件中表现出的失序与狂热,才对群体的力量表现出担忧甚至恐惧。

这本书出版以来,再版无数次,无疑是成功的心理学著作,但是成功的背后也不乏批评的声音。有很多人认为勒庞在这本书里只有对现象的描述和归纳,只是总结、假设、推断,缺少科学理性的分析方法。但是这种缺乏理性的,并不严谨的著作,却能在一百多年后依旧受到人们的追捧,这件事本身是不是恰恰证明了勒庞的观点呢?

《《乌合之众》读后感2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上一篇:《刻意练习》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