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 -k8凯发ios

“为你,千千万万遍。”少年阿米尔的懦弱与邪恶、高贵与富有,哈桑的忠诚与隐忍、卑贱与贫穷,就像棋盘中对峙着的黑白棋子,是源自同一棵树的敌我分明。这个故事让我相信,人类真的是有天性的动物,只是每个人又有所不同。阿富汗,一个热烈的、直接的国度,烤肉的香气,念经的声音,裸露着的泥土的触感,一起构成了我脑海里的阿富汗。还有,还有种族、血脉、传统、父亲这些带有历史印记的词语。战争来临之前,小主人公阿米尔操纵着小说情节的走向,一切如他所愿,以哈桑的离开为代价完成了他的自我救赎。而战争能够摧毁一切,阿米尔和父亲远赴他乡,从此,阿富汗是跳跃在口头心上的故土。故事的后面,是一条阿米尔走向好人的路,也是阿富汗向世界展示其伤疤的出口。

《追风筝的人》.jpg

我还有更多想说:

一、父亲与女人

小说前段,阿米尔的父亲是阿富汗男人的缩影,敢于与熊搏斗,有结实可靠的肩膀、坚毅不屈的脸庞、温暖有力的胳膊。父亲,或者说男人,是阿富汗的天,是世界的主宰。同样地,他们的卑鄙和龌龊,也如阿米尔的父亲一样,都被掩盖在谎言里,直到烂在他们的坟墓里。

另外,原文中有句话,大致是,父亲,在阿富汗尤为稀有。战争,夺去了太多成年男性的生命,也制造了太多的遗孀和孤儿。

女人,是这片土地上被遗忘被漠视被牺牲的生命。是男人的附属品。今天的阿富汗依然是父权或男权社会,正是男女权力的极度不平等,让人权在这个国度也沉寂无声。当然,我看到了作者想要为女性发声的诚意,但仅此而已,作品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成熟的阿富汗女性角色,私以为是这部伟大作品的遗憾。

二、阿富汗,阿富汗

可怜的阿富汗,可怜的阿富汗人民。战争何其残忍,硝烟弥漫之下散落的支离破碎的尸体,令人动容。我对阿富汗的国家历史知之甚少,作文www.yuananren.com也分不清那几个民族和宗教,但战争,绝对不是试图“分清”它们的合理手段,为什么一定要“分清”呢?我难以理解战争发动者的初衷,怎么可以将一场杀戮说成一次“清洗”?不知道他们午夜梦回之时,会不会听到那消失的鲜活生命的呼吸声,闻到炮弹和人体腐烂的味道,感受到男人的切肤之痛,女人和孩子们撕心裂肺的哀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应该承受战争的伤害,没有任何一个人,生而有罪应该受罚。特别是在发展到今天的人类社会,不应该。小说跟随阿米尔重回阿富汗,日转星移,阿富汗从儿时的游乐天堂变成了今日地狱,作者只是如实地记录了阿富汗的一角,仅此而已,却足以让我,一个普通人,痛彻心扉。我竟不忍谈及哈桑之子,孩子是弱小的,是应该被父母守护、全世界保护的,但在阿富汗,孩子是战争留下的不值钱的“遗产”,是任人宰割的羊羔。同阿米尔一样,我不敢去回想小索拉博自杀的那一幕。孩子,是阿富汗依旧血淋淋的溃烂伤口。

我由衷地希望,有一天,风筝能再次自由地飞翔在阿富汗的天空中,追风筝的人能再次自由地奔跑在阿富汗的土地上。我由衷地希望,有那么一天。作者:我想吃鱼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我想去看海》读后感800字

2:《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500字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