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
徐则臣先生的《北上》以意大利人小波罗租船从无锡出发,船上小波罗的翻译、厨师、护卫、船老大及家人等一应众人沿运河北上。行进过程中既有运河的旖旎风光,又有运河船家及岸上的人间烟火气,更有义和拳运动“扶清灭洋”的冲击与跌宕。
徐先生采取插叙的手法,时写百多年前的小波罗北上之旅,时写现代曾经船上的后人们对运河的不期而遇,每个人的命运、故事都紧紧围绕运河发生。运河促进了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万千国人的生活与命运都和这条河息息相关。
《北上》文笔疏朗、优美,说运河更道人生,极具哲理性。中国之美源自含蕴,阅读既是体会文字之美、运河魅力的过程,也是引发读者对生态环境、传统文化及人生思考的进程。徐先生在书中写道“遗憾和不尽力是人生最大的污点”,从该书中可以领略到著者的用心与尽力。
运河穿过无锡和淮阴,但两处的风物大不相同。无锡的水更多,支支汊汊,阳光都带着潮气,街巷的石板路长满青苔。无锡人说话好像只有舌尖在干活儿,弹动翻卷,那些清细娇糯的声音像受惊的鸟,迅速擦过耳边,抓不住。
3月的江南春天已盛。从无锡到常州,两岸柳绿桃红,杏花已经开败,连绵锦簇的梨花正值初开。河堤上青草蔓生,还要一直绿到镇江去。小波罗坐在船头甲板上,一张方桌,一把竹椅,迎风喝茶。一壶碧螺春喝完,第二泡才第一杯,脖子上已经冒了细汗。“通了,通了。”他用英语跟谢平遥说。谢平遥纠正他,是“透了”。中国人谈茶,叫喝透了。
文字中有风物、有语言,更有人间烟火气——谢平遥转身,他们后面也聚集了几十艘船。跟他们一样,没点灯火的船上,作文www.yuananren.com船头也蹲着一两个抽烟的人。夜幕垂帘,天似穹庐,夜空蓝黑,星星明亮;人声沉入水底,涛声跃出河面,耳边是运河水拍打船舷的轻柔之声,以及船只晃动时木头榫枘挤压摩擦的细碎吱嘎声。偶尔有人咳嗽,早睡的人打起第一声呼噜,说第一声梦话。有人惊呼某个宝贝东西落水里了。有人偷偷摸摸地往运河里撒尿。这就是烟火人生。有那么一会儿,谢平遥觉得自己正在沉入生活的底部,那是种幸福的沉实感,可以不思不动,人被某种洋溢的卑微的温暖怀抱。就是它了,就是它了。他想起生活在清江浦的妻子和一双儿女,无端地为他们甘于平常的生活而感动。
生活本自平常,人间烟火中穿插着哲与智——“十岁的这场比赛我很得意,”很多年后他反复对新来的年轻人说,“不是因为我胜了,而是因为整个比赛过程中,我摇橹的节奏始终没乱。在别人看来可能很慢,但我知道每一橹的力道都饱满绵长,就像一步一个脚印在走路,有种生根般的扎实和安稳。这感觉让我觉得,我其实很快。果然就快。”
当下的我们总会时不时地心神不定,徐则臣在《北上》中说,谢平遥(翻译)生活完全平常,但就是高兴不起来,感觉压抑、憋屈、沉重。总觉得眼前事一件堆着一件,心里的疙瘩一个摞着一个,事究竟有哪些,疙瘩到底是什么,都不重要,也弄不清楚,他只是感到憋屈。实现上他虽持久地渴望一种开阔的新生活,但无法从惯性里连根拔起。他犹疑了,怯懦了,也涣散了,懈怠了。这正是到了该寻求改变或打破惯性,给自己注入新活力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