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读后感3500字 -k8凯发ios

《鼠疫》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代表作,被认为是加缪最有影响力和社会意义的作品。作品描述了在一个叫奥兰的小城发生的一场持续将近一年的鼠疫之灾。“鼠疫”曾被指代为当年的法西斯恐怖,后来被越来越多的人喻为人类过去曾经面对,现在正在经历,甚至将来仍旧无法幸免的突如其来的各种灾难和象征的缩影。该书在战后的西方社会一经面市就引起了巨大轰动,并使作者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在书中结尾处说过也许有一天,鼠疫会再度唤醒它的鼠群,让他们葬身于某座幸福的城市,使人们再罹祸患,重新吸取教训。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个结尾,因为现在来看,它是一个准的可怕的预言。时隔奥兰城鼠疫的53年后,2020年是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年。新冠病毒像那个手持红色长矛,头上长角的撒旦一般,带着邪恶的微笑,在夜间披上摄人心魄的罩头黑斗篷,横行在人世间。看着生病痛苦死亡的人类,看着城市被封闭,人们被禁足家中,各国家经济衰退引发的大量失业,国与国之间的相互指责。看着人类惶惶终日的样子,他仰天长啸。似乎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他总是要以教主的样子,将类似的疫情,传播给不跟随他的正义的信徒们。

好在中国的疫情目前得以控制,大家基本上恢复了生活的常态,可以放松心情地像我现在这样在咖啡馆闲坐。在这个时候读《鼠疫》这本书,如果不是读诗会的必读书目,我是不太心甘情愿的。我这个人有点掩耳盗铃的心态,疫情期间从来不看疫情播报,因为怕过分关注会无限扩大焦虑的情绪,影响我大大咧咧的性格。果然,从加缪在1947年所描述的内容中,我被成功地带回到了2020年初的恐怖和焦虑的心情中。那时,每天早上拉开窗帘,看着照射进屋子的阳光,庆幸着新冠这个魔鬼没有来到我窗前。电视广播每天播报着感染和死亡的人数,像强有力的数字符咒,传送着强大的负念,让看到咒语的人忐忑不安。不敢看医生,护士们对脸上被口罩和护目镜压出印子和双手溃烂的皮肤还有他们穿着防护服而显着笨拙的身型。即使捂住口鼻也能闻得到的每天漂浮在电梯里,停车场里和楼道里面的消毒水味,即使在家中,也散发着强烈的酒精和消毒液的味道。所有这些视听感官上的强烈的刺激,相信让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对生命有了前所未有的敬畏,对死亡也有了一次仿佛就发生在明天的近距离接触。你是否敢说你在那个当时没有害怕过?

《鼠疫》.jpg

在本书中,看到的是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和奥兰人民面对瘟疫不同时期的状态。将奥兰人民从刚开始的不以为然、到疫情严重时的人心惶惶、最后到疫情无故褪去之后的欣喜若狂展现得淋漓尽致。鼠疫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成群的老鼠死亡,对老鼠极度憎恶的老门卫成为了第一个受害者。在之后爆出来的死亡人数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政府也没有在第一时间报出鼠疫这个让人生畏的名字。这让我想到了当时疫情在武汉发生时,当第一个吹号人说出了真话,没有人愿意去相信那是真的,甚至强加打压。奥兰城的政府也做了相同的举动,理由是在事态没有明确,没有发展到足够严重的情况下,谁都不想引起满城的骚动,有时候动听的谎话永远比刺耳的真话让人愉悦。其实听信者有时候也会怀疑真假,甚至对真话假话心知肚明,但是他们宁愿选择在假话带来的轻松愉悦中麻醉着自己和欺骗着别人。渐渐地大多数人也把假话当成了真话,最终自己也变成了那个散布谣言的人。

任何时期的疫情中,医生都成为了拯救人类的英雄救世主。刚开始,人们是配合医生的,主动汇报病情,配合治疗。可是,随着疫情蔓延,死亡人数不断攀升,城里的电车变成了运送病人和尸体的交通工具,炼尸炉被烧的锃亮,病人要被强行隔离时,人人心生恐惧。大夫去往人们家中确诊病例,患者的家人总拒绝让病人进行隔离。因为只要被带去隔离医院,他们之间除了死亡和康复之外就不可能再次相见了。医生也是人,他的夫人出城医病,和医生两地分隔,通信的不便,医生无法第一时间援助妻子,那个最需要他在身边陪伴的亲人。医生对病人及家属的同情心,被越来越残酷的现实硬生生的挤成了铁石心肠。善良和操守两者之间孰轻孰重?因为那点一时的同情心使公众承担风险?还是自己咬牙负重前行,用克制的理性,担负全城百姓的安危?这永远都会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有人说:“真正体现博爱精神的圣徒般的人物,我发现他们往往看上去像急诊外科医生一样动作迅捷、注重实效、表情冷漠、态度生硬,在他们脸上看不出对人间苦难的悲悯和柔情,也找不到一丝直面苦难的恐惧,这些没有一点温情的脸,这些乍一见令人反感的脸,却因其真正的善良而变的那么崇高。”

在奥兰城中有一位外省青年记者,被封城后一心想要回到远在巴黎的未婚妻身边。为此不惜花重金聘用地下黑团伙。经过了几次冒险,当那日一切安排妥当,他马上就能出城见到他的所爱时,他竟然选择了留下来帮助医生救治病人。是他对爱人的思念减少了吗?他对医生说过,人要为自己的所爱而活着,为所爱而死去。医生告诉他,人不是一种理念。当眼里所见皆是被灾难折磨的同城中人,我觉得那是青年心里不可磨灭的人性开始了发光发热。他不再觉得自己是个和这个城市毫无关系的外城人,他经历着大家一样的感受。对爱人的爱,和对生命的拯救来说,谁重谁轻?疫情再一次给他留了一道很难选择的选择题。“爱要求一点儿未来,而我们只剩下一些当下的瞬间了。”

书中另外一位让我动容的人物叫塔鲁。他对医生说他早就患了鼠疫。他出生于优越家境,父亲是审判生死的法官,在他青年时期父亲带他参加庭审,作文www.yuananren.com由他父亲宣读判决书给予被告死刑。他父亲的原意是想让他明白权力的美妙和光明的未来。可是他却只认识到他的父亲和一切参与庭审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意志来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塔鲁觉得对于一个生命的冷漠,最终导致死刑犯们被抢手在距离胸口1.5米处射杀而死和患鼠疫而死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人类的冷漠也是促使他人死刑的共犯者。最终他在全城鼠疫得以控制,在人们看到希望的时候,患上了鼠疫死掉了。对医生来说,塔鲁的死亡是他在那么长时间同鼠疫的战斗中,一点点变得麻木的情感中,最难过的一次。塔鲁在共同抗击鼠疫中得到了灵魂上的自我救赎,最终他在上帝的面前得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安宁。这是我看到的第三道艰难的选择题: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矛盾,人们以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决定了非正义将被惩罚,正义将被赞扬并得到补偿。而死刑则是这种意见的终极形态,大多数人的态度能决定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属于他自己。这样做不对吗?这是对的,扬善惩恶。这样做是错的吗?我暂时无法回答。年纪越大,越觉得事情都有两面性,要辩证的去看待问题,要学会一分为二,可是自己的知识浅薄,往往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哲学思想太博大精深了。

在阅读第四部分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情绪被带动的很强烈,源于一个孩子在极度痛苦中死亡的描写过程。瘟疫不会放过任何人,不管是否是上帝的信徒。即使是神父也逃不过死亡的结局。加缪用了很多文字描述了神父的布道。我不是上帝的信徒,对基督教了解甚少。所以无从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对于宗教在疫情当中作的观点。但是有一点我很明确,那就是不管灾难是不是上帝要给人类的警醒,人类都应当时刻警醒自己。在疫情面前,个人的悲欢离合,爱的死去活来,都变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灾难消灭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回想起过去的几个月来,我们封闭在家的日子,感受到以前的生活被人为弄的很复杂,聚餐,购物,洗澡,健身,美容都可以没有,学生必须去学校上课吗,我们必须去单位工作吗?对,我们这代人经历过疫情的人,一定会同意我的这个观点:什么都可以没有,活着就是上帝告诉我们的真理。

《鼠疫》讲述的到底是什么?是文末那位哮喘病老头说的“鼠疫是什么?鼠疫就是生活。”汉娜·阿伦特在评论加缪的《鼠疫》时说过,“有一种加缪式的英雄主义,就是平凡人因为朴素的善良而做出非凡的事情。”

这本书用虚构的故事来陈述真事,带着巨大的穿越时空的能力,道出了2020的全球疫情当前,共通的人性。1947年有里厄医生、朗贝尔和塔鲁这样的平凡英雄,为抗击鼠疫而战斗。今天,与那个时代不同的是,我们国强民安,通讯和高科技的便利帮助人们免受思念之苦。可是,在任何一个年代,说真话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当灾难过后,城市渐渐复苏,希望重新被点燃时,希望不管你是谁,都要怀揣感恩,好好品味这来之不易的安宁。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在那些看似平淡的时光里,请认真生活,珍惜亲情,友情,爱情。因为有些再见就是诀别。

最后向葬身于车祸的,年仅47岁的加缪致敬!

《《鼠疫》读后感35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上一篇:《自我的他者化》读后感1000字

下一篇:《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