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松茸》读后感1500字 -k8凯发ios

这本书的书名,如果直译的话是《世界尽头的蘑菇:在资本主义废墟上生活的可能性》。世界尽头,指的是我们熟悉的现代社会的边缘,也即人迹罕至的废弃林场,而松茸就是这种生长在【资本主义】世界尽头的蘑菇。它无法人工养殖,只能在野外采集,却偏偏只有在受到人类干扰的森林里才茁壮成长。它寓意着无法被现代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方式所驯服的不确定性,又象征着人与自然界的共生关系。而life这个词,是有点双关的,既是生活,也是生命,更是生存。

《末日松茸》.jpg

面对这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在资本主义制度将人和自然都异化,环境在工业化生产(即使是自然界的各种生命也被工业化)中变得千疮百孔,我们应该如何与其他生命一起共同生活,才能看到未来生存的可能性?这是一本指向未来的书,难怪全书会以科幻小说作家勒古恩的话结尾。

这是一本以小见大的研究。“以小见大”是一句陈词滥调,小和大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不证自明的。细节是小,轮廓是大;部分是小,整体是大;个案是小,共性是大;每一种“小”和“大”之间的关系,都代表着研究视角和论说结构的差异。就这本书而言,我觉得是一种我非常喜欢的从节点(hub)来看网络(network)的“以小见大”。从松茸出发,我们面对着许多条相互交织的路径:松茸的采集者(其中又可以细分为寻求自身文化传统的日裔美国人,寻求生计的东南亚难民,逃避主流社会的白人等等)在社会边缘寻求“自由”的生产方式,松茸特有的在地“保值票市场”和被整合在全球资本网络中的跨国贸易体系;松茸得以生长的异常复杂的生态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木材市场和林业管理;当然还有松茸的消费市场,远在千里之外的日本,在那里其文化和社会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单纯的蘑菇。而这些路径相互交织,让我们看到所谓“人类纪”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第一点是不确定性和规模化之间的内在张力。我曾经在短评里说过,这本身是斯科特《国家的视角》的反面。作文www.yuananren.com斯科特在《国家的视角》里反复强调的就是为何在高度现代主义理念(highmodernistideal)指导下的设计和管理必然失败,因为很多东西是不受规训的。但为何不受规训呢?斯科特也没有讲得特别清楚,似乎生命体不受规训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信念。我觉得《末日松茸》这本书倒是给出了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答案:因为生命体的不确定性,因为复杂交染关系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让任何规模化的生产和处置都会产生与设计规划不同的结果。第二点是物的商品化。松茸不能人工养殖,必须去森林里采集才能获得,而采集的过程则需要经验与运气。这本书描绘了一个更“不资本主义”的保值票市场,松茸中间商从采集者那里购买松茸,这是一个更有人情味、更亲密的交易关系,在这里松茸并不完全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里可均质化和数量化,并被贴上明确价格标签的商品,它要从中间商到跨国贸易商那里才获得完全的商品属性。而松茸在其最大消费市场日本,也不是被当成纯粹的商品消费的,它是一种高档礼物,也是应季高档料理的食材,在消费中又被赋予了诸多文化和社会意义。所以即使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我都能看到“物”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游移不定的属性。这对我们做物质文化史是有很大启发的。

这本书写得很好看。有人说故事性强,学术性不强,我不太同意。作者有意选择了轻松的散文写法,避免了高头讲章式的学术语言,但并不表示其思考是轻浮的。大概也是因为做成书后注的缘故,脚注在阅读过程中的缺失,给人一种非学术的感觉。但脚注的缺失,也使阅读过程更加流畅,更自然地跟随作者的思路。而且这本书的阅读不是没有门槛的,中间提到松茸作为礼物的特殊性质,就用了人类学经典的“库拉圈”案例来做比较,但如果对人类学毫无了解的读者,看到这里就会很茫然。而有关松茸生态和生物学性质的内容,如果没有博物学知识的话,读起来也相当难理解。这本书选择用散文essay的方式写作,作者时时在场,引导读者跟她一起去森林里采蘑菇,参与拍卖,加入里山的修复,一起学习生态学、历史学、经济学的新知,其实也体现了在书里反复强调的“交染”。

《《末日松茸》读后感15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

2:《科学家的脸书狂想》读后感800字

网站地图